志願軍為張世卿舉辦的追悼儀式現場
  
  張世卿唯一與家人的合影
  抗美援朝英烈家屬寄信民政部,希望有生之年能為父親掃墓
  羊城晚報記者 豐西西 通訊員 李志強
  在剛剛過去的清明節,63歲的廣州市民張抗美一家和往年一樣,來到了廣州市銀河革命公墓,為已逝的父母親掃墓。然而,這墓中只有母親一人的骨灰和父親留下的遺物:一塊手錶和一張工作證。這是張家人數十年來一直未了的夙願。
  “63年前,我父親張世卿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可是我們至今還未到他的墳頭去掃過一次墓。因為根本不知道他走後被安葬在何方。”
  今年3月29日,437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被運回國內,讓張家姐弟看到了希望。他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向國家民政部、外交部以及父親生前所在的單位廣州鐵路局(現廣州鐵路(集團)公司)分別寫信,“希望他們幫忙找到我父親墓地所在,我們願意自費去朝鮮,只為在有生之年能為父親掃墓。”話至此,張抗美的姐姐,65歲的張亮華不禁潸然淚下。
  昨天,張家姐弟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透露,21日,他們將把這些信寄出去,“希望這多年的夙願終能實現。”
  1 一別成永遠
  張抗美的父親叫張世卿,原籍河北省灤縣,生前在廣州鐵路局工作。據張抗美回憶,新中國成立前,父親只是一名普通的火車司機,在黨的培養下,新中國成立後,他成為廣州鐵路局機務科的調度主任。1951年,32歲的張世卿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決意投身抗美援朝戰爭中。時年2月,張世卿和單位多名同事一起,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為前線運輸作戰和後勤保障物資。
  當時,張世卿的妻子白菊珍才28歲,拖著三個年幼的孩子:大兒子張桂霖,7歲;二兒子張炳森,4歲;三女兒張亮華才兩歲,而此時的張抗美,還是母親腹中的一個胎兒。儘管一萬個捨不得,儘管知道丈夫走後,家中將度日艱難,可白菊珍還是堅定地支持丈夫的選擇。可她沒想到,丈夫這一走竟成永別。
  時年10月,小兒子呱呱墜地,年輕的白菊珍還沉浸在喜悅中。直到孩子出生半個月後,與張世卿一同赴朝的同事陸續回來,可丈夫卻始終杳無音訊,白菊珍突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此時,家中長輩才不得已告訴她真相:早在這一年8月,張世卿在朝鮮熙川執行任務時,因為火車遭到敵機的狂轟濫炸,不幸壯烈犧牲。可誰都沒敢告訴即將分娩的白菊珍。
  突如其來的噩耗讓這個年輕的女人不敢相信。當家裡的長輩拿出志願軍部隊通過父親的戰友送來的三張黑白照片時,白菊珍才真正意識到,丈夫永遠都不會回來了。
  這三張照片至今被張家人保留著。記者留意到,其中兩張照片是志願軍在朝鮮為父親舉行追悼儀式的情景,而另一張照片則是安葬父親的烈士墓,依稀可見墓碑上寫著:“河北省灤縣張世卿烈士之墓中國人民志願軍八九七部隊第一大隊”的字樣。
  2 尋親數十年
  青年喪夫,對於年僅28歲的白菊珍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為了紀念亡夫,她決定將小兒子取名“抗美”,即子承父志,抗美援朝,獻身祖國之意。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白菊珍“一拖四”,舉步維艱。所幸孩子們十分懂事,他們到菜市場撿菜葉,到煤場拾煤渣,與母親一起共渡難關。年復一年,風雨中長大的孩子們相繼走上了工作崗位。其中,張桂霖成了廣東省公路局的一名職工,張炳森任職廣州鐵路局,而張亮華和張抗美先後當兵、入黨。轉業後,張亮華到了廣州市民政部門任職,而張抗美退伍後也任職於鐵路部門。
  在此期間,白菊珍一直在努力尋找與丈夫有關的消息。據張抗美回憶,1964年,母親曾向鐵道部寫信,希望能打聽到安葬張世卿的墓地究竟在朝鮮哪個地方,希望能前往當地為已故的丈夫掃墓。可當時得到的答覆是,太多了,很難找到。據瞭解,中國軍人埋骨海外人數預計為115217具,其中99%長眠在朝鮮半島。無奈之下,白菊珍只好將此事擱置下來。
  而張氏兄弟並沒有打算放棄尋找父親忠骨的願望。他們曾經多次到廣州鐵路局的檔案室,希望能尋找到與父親犧牲的有關記載,可惜均未記錄張世卿的安葬地點。2004年,張抗美還特意去到丹東市的抗美援朝紀念館,希望能找到與父親有關的資料,卻也始終未果。
  3 夙願終未了
  儘管與父親素未謀面,儘管對於父親的唯一印象,就是幾張黑白照片和烈士證書,甚至連父親的名字,都是母親告知,可張抗美內心充滿著對父親的思念。他拿出一張黑白照片告訴記者,幾十年來,每當拿出這張照片,他就忍不住流淚,“這是父親留下的唯一一張與我母親,還有兩個哥哥的合影,所有對於父親的回憶,都在這張照片里。”照片里,年輕的張世卿高大英俊,身旁的妻子白菊珍笑容燦爛,兩個幼子更是精靈可愛。
  “中華民族素有‘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壯志,身為烈士後人,我們會繼承烈士遺志,因此並不打算遷回父親的墳墓,也不想為這件事給國家增添開支,只希望能找到具體方位,自費前往朝鮮為父親掃墓。”張抗美告訴記者,全家人一直都在期待夙願實現的那一天。可在這種期待中,他的親人開始陸續離開:1991年,年近70歲的白菊珍抱憾而終。張家姐弟將父親的遺物——一塊手錶和一張工作證與母親的骨灰一起,安葬在廣州市銀河革命公墓,此後每年清明節都前往掃墓憑吊;2008年,時年65歲的大哥張桂霖也帶著遺憾離開人世。
  4 寄托在信間
  如今,張家姐弟都已年過花甲,“如果我們這一輩都無法實現‘尋父’願望,對於我們的後代來說,由於隔代親屬在對當年情況的瞭解、親情體驗和思想觀念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去異國他鄉弔念祖輩烈士英魂的可能性就更小了。”說起這些,張亮華也忍不住哽咽。她告訴記者,家裡已經有兩位親人抱憾而終了,她希望能儘早找到父親的忠骨所在。
  2014年3月29日的《羊城晚報》上,一則《戰機護航志願軍遺骸‘回家’》的消息讓張家姐弟倍感激動。“這應該是一個開始,說不定我們的願望也可能實現。”張亮華和全家商量著,決定寫4封信,分別發往國家民政部、外交部轉中國駐朝鮮大使館、外交部轉中朝友好協會,以及廣州鐵路(集團)公司“希望能得到幫助。”
  她在這些信中寫道:“據有關報道,朝鮮現在修建了八個烈士陵園,我們只能寄希望於政府給我們伸出援手幫助查找。為此,我們請求貴部在百忙中協調有關方面,幫助查清我們父親張世卿烈士墓地在朝鮮具體地點、位置,並及時通知我們為感。”
  這4封信,早已在4月初就完成,這些天來,張家人一直在不停地修改、補充,希望能做到盡善盡美。張亮華告訴記者,她會在4月21日將信寄出,希望能儘快得到回覆。
  “人至暮年,如今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和自家兄弟一起,帶著我們的後人,去父親的墓前看一看,只要知道他在哪裡,能看一眼,就夠了。”年過花甲的張亮華動情地說。編輯: 王燕子  (原標題:遲到63年的尋親信 抗美援朝英烈家屬望能為父親掃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15dozc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